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应用 > 正文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

作者:admin来源:中国制砂机网 日期:2013-11-11 11:35:06 人气: 标签: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早已普及,我国京津塘高速公路曾在外国监理的指导下,很好地使用了这个方法并卓有成效,但目前仍未大面积推广。本文结合某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沥青面层的建设实践,基于目前普遍存在的矿料变异性,探讨沥青混合料质量动态控制措施及应用。

  集料级配的变异性沥青路面质量动态控制的关键指标必须能够反映路面施工质量并与路面使用性能密切相关,《技术规范》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指标,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序为:压实度、级配、油石比、室内空隙率、厚度、平整度等,而前四项指标又与集料原材料的规格、级配及其质量稳定性有直接的关系。

  某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沥青面层结构为7cmAC―25F+4cmAC―13C,施工单位采购的集料均产自镇江,岩性属石灰岩,料源固定,因此,压碎值、洛杉矾磨耗损失、视密度、对沥青粘附性等料源性指标相对稳定,但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等加工性指标同加工质量及加工过程有关,具有变异性。

  按规定报验批次对四种集料原材进行质量检测,表1所列的连续10批集料筛分结果表明,除个别筛孔外,存在随着筛孔尺寸减小,标准差随之减小,变异系数随之增大的趋势。调查发现,矿场破碎机筛孔设置为31、15、10、4mm,表1中数据表明,与之相近的筛孔通过量变异性相对较小。

  值得关注的是,每盘拌合沥青用量变化不大,而集料级配变化大,势必会造成混合料合成级配变异性大,铺筑成路面后,细集料少的部位显得油多,而细集料多的部位沥青偏少,造成局部泛油、渗水严重和松散,这种“先天性”离析不同于运输和摊铺过程中的离析,处理的方法只有铲除重铺。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