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15年7月注册,从2016年2月投产开始,生产线就没有停下扩产能的步伐,生产的电镀金刚线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杨凌美畅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英说,“去年公司边建设生产线,边投产,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净利润0.95亿元。今年我们的产能每个月都在增加,到三季度末可达80万公里/月。”
美畅新材生产的电镀金刚线目前主要应用在光伏产业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切片领域。“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日本企业。”吴英说,“只有在技术上持续保持,才能在性价比上超越他们。”
打破日本技术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电镀金刚石线锯技术起源于日本,市场曾长期被日本厂商占据。2015年以前,国内同类产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进口日本的80um金刚线市价高达0.4元/米。2015年之后,国内部分厂商加大研发力度,引进日本生产技术和装备,形成了一定竞争力。
伴随美畅新材80um、70um金刚线陆续投放市场,拉开了电镀金刚线行业提质增效降价的序幕,前期国外主流金刚线供应商价格体系被击穿,其也纷纷降价以谋求市场份额不会快速缩减。
“虽然公司起步比人家晚,但我们可以避免前人走过的弯路,每一次产品技术的革新,都会给金刚线行业带来颠覆性成果。”杨凌美畅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海波,也是公司电镀金刚线技术突破的者之一,他说,“美畅新材于2015年12月花费10亿日元购买了日本先进的生产线和生产技术,在吸收和消化日本技术的同时,设计和改进了自己的生产装备,形成了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镀金刚线装备工艺。
凭借自己研发的生产线和技术工艺,美畅新材在2016年2月正式投产后,当年销售量即跃居国内电镀金刚线企业首位,达120万公里。截止2017年3月,公司在产年产能已达到400万公里,9月底前完成产能扩充后可实现年产能1000万公里。
吴英认为,美畅新材虽然进入电镀金刚线行业较晚,但是公司研发团队自2010年起就致力于电镀金刚线研究开发。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反复试验和技术改良,目前已成为一家能够稳定供应量超过30万公里/月(70um、65um等规格金刚线)的企业。
“无论是从价格,还是切割成品率、切割效率上看,美畅新材生产的电镀金刚线均可以完全替代国外同类进口产品。”吴英说,公司产品推出一年内不断优化,迅速成为行业主流单晶硅、多晶硅厂家隆基股份、阿特斯、晶科能源等的核心供应商,彻底改变了下游晶硅切片企业依赖进口日本金刚线的历史。
和光伏企业携手降低硅片成本
电镀金刚石线并非标准工业化产品,使用中涉及大量与客户的沟通试验工作,切片机厂对自身切割机台的改造、切割线速、切割拉力等技术参数的变化,都会涉及到金刚线生产过程中相关技术参数的调整,因此电镀金刚石线企业需要与相关厂商保持密切的技术交流,提供个性化综合提效解决方案。
贾海波说,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可以使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生产以及组织实施综合金刚线应用方案,包括金刚石线外观尺寸(直径、长度等)、定制用线量(0.5~1.5米/片)、切割时间(1~3小时/刀)、调节线纹深度、匹配设备和客户工艺,可针对不同客户不同机型提供量身定做的线锯产品。
据介绍,公司独有的生产线装备投资只有行业同类的三分之一,与行业装备单机单线或者单机双线生产模式相比,公司的单机六线生产模式使生产效率提升了3~6倍,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每米电镀金刚线的生产成本不足0.07元,而行业平均成本在0.12元以上。
目前金刚线行业还处于前期的技术壁垒阶段。贾海波认为,美畅新材核心的竞争力在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均为自主研发,在后续工艺技术升级和设备提升效率过程中公司仍然具有较大潜力。
贾海波说,美畅新材从踏入金刚线行业伊始就坚定的走技术革新路线。目前,在衡量金刚线性能重要的指标比如切割成品率、出片率、切割效率上,我们的金刚线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越同类进口产品的品质,在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
“从设备、关键材料、工艺到体系检验和管理,都是我们自创的。”总经理贾海波介绍到,“在保持公司持续技术性上,美畅新材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从工人、设备维修人员、技术到研发人员多维度进行产业创新,仅2016年一年即实现创新项目逾百项,申请技术专利数十项,对于核心材料配方我们也在持续优化,在工艺改进上我们每一个环节都有新突破。”
董事长吴英介绍,美畅新材的单机六线生产模式不但投资少,而且安装简便,投产更快。国内同类企业完成100万公里年产能建设,预计装备投资超过9000万元,安装调试周期至少需6个月。而公司独有的生产线装备投资不超过3000万元,两个月就可建成投产,大幅缩减了产能扩张的资金需求。
“目前,我们的生产线都是满负荷在运行,电镀金刚线自16年年初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现在订单已经排到6月底。”吴英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展,成本还能降低,公司的竞争力还将进一步增强。”
“我们一直希望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平价上网推进做出贡献。”吴英说,“光伏能源行业追求平价上网,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硅片制造工序降低非硅成本。技术上毫无争议的必由之路是采用金刚线代替砂线切割,但金刚线的技术难度高、成本高,因此推动金刚线制造的技术进步和化对推动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美畅新材作为大的金刚线生产企业,根植创新、追求、责无旁贷,和光伏企业携手为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提供持续的支持。”
练内功迎接行业的大发展
根据国家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为 73GW,同比增长率为38。截至2016年底,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GW,累计装机容量77.42GW,装机规模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位列,巩固了中国作为大光伏市场的地位。
公司研发的电镀金刚线在去年投入市场后迅速获得下游企业认可,成为电镀金刚线行业一匹黑马,约占国内单晶硅片切割市场份额的40。当然,随着下游单晶企业规模快速扩张,电镀金刚线的市场需求也会水涨船高。
而总经理贾海波给予了记者一个颇具胆识的预言,“多晶硅全面普及金刚线切割和光伏平价上网推广将成为未来公司产品更大的爆发点。”
据介绍,单晶硅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约占25左右,而占75市场规模的多晶硅企业,还未大规模启用金刚线切割。贾海波认为,“多晶硅片在技术上必由之路也是采用金刚线代替砂线切割,将直接大幅降低硅片加工成本。公司已经和几家企业进入合作阶段。”
2017年美畅新材首次提出了金刚线行业发展的“四化战略”,即低TTV(薄片)化、细线化、快切化、省线化。四化方案的实施可以使客户切割效率更快、出片率更高、质量更好,终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四化战略”公司已经通过上万公里金刚线切割试验和实践,效果明显,正在加紧深化和完善。
吴英认为,“四化战略”的实施将会为美畅新材赢得更高的市场地位,优势更加突出。同时,要将美畅新材从电镀金刚线制造商转型为综合方案服务商。他表示,放眼来看,我们现在已经处于电镀金刚线行业龙头地位,无论是与日本企业还是美国企业相比,我们都非常有自信能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
据了解,美畅新材从初成立之时仅供应隆基股份一家单一大客户,发展到现在产品已经覆盖到了行业四十余家企业。
美畅新材除了在硅片切割领域大力投入外,目前也在积极探索并开发电镀金刚线下游应用领域的产业延伸,比如蓝宝石、特种陶瓷、磁性材料等行业对金刚线的应用,而这或将成为其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又一发展侧重点。
观察:
在杨凌美畅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不到初创企业的忙乱,更多的是规范和有序。当年从日本引进的生产线已经成为配角,公司自主研发的单机六线生产装备成为主打,每条新建的生产线都在不断改进工艺,技术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
这家新成立的企业在投产当年即完成利润近1亿元,净利率高达50以上,预计今年利润更会出现倍数级增长。这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可谓“奇迹”!
而客观地来看,美畅新材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金刚线生产技术早被日本企业垄断,虽然中国是光伏制造业大国,但一直被动的接受高价的进口线,也导致了硅片成本难以下降。隆基股份作为美畅新材早的试验线客户,在公司新产品试验阶段,就使得产品可直接在其硅片切割生产线上配备工艺和调试参数。现在越来越多的单晶、多晶企业纷纷持有开放的心态,加入支持公司创新实验的队伍,这些都让美畅新材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已具备“天时”的条件。
而公司将注册地放到杨凌,更取得了“地利”的优势。中国的光伏企业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区域优势决定了下游供货的方便。另外,杨凌工业园区提供的标准化厂房直接缩短了美畅新材前期建设过程,设备调试到位后即可出产品,为当年建成当年盈利奠定了基础。
核心的“人和”更是决定了成功的基因。没有长期的技术积淀和人才优势,突破国外技术壁垒,研发出颠覆性的单机6线生产装备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创业管理团队放下了原有的企业,举家搬迁到西部打拼。董事长吴英自动化专业出身,曾留学日本,在创立美畅新材前,已有20多年合资企业管理经验,也储备了足够的资金实力。总经理贾海波电镀行业专家出身,拥有多年央企工作的技术沉淀和丰富的行业资源储备。在2016年初公司更是从日本请来了金刚线生产企业的专家,担任技术总监。
这些因素的综合,造就了美畅新材能高起点规范化的快速发展。
美畅新材的管理团队并没有满足于眼前下游旺盛需求带来的产能快速扩张,持续保持行业的地位,储备更先进的技术工艺行业发展风向才是他们的奋斗目标。光伏行业仅仅是公司的起点,金刚线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市场等待他们去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