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被形容为工业的牙齿,其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工业的发达程度。对这句话的理解,只有当我们与大的高速钢刀具企业进行了几年的深度合作后,才体会得如此深刻。小小的刀具,到底有多大学问?为何作为制造大国的我国,国产刀具品牌却无缘市场?张东利在这里做一点分析。
刀具行业如此重要,可是中国刀具市场却被外资品牌所牢牢占据,国产品牌根本无法染指。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的大事。在这个市场上,瑞典的山特维克、美国肯纳金属、以色列IMC金属切削集团、德国蓝帜LMT集团处于金字塔的高层,属于阵营;中层是东芝、三菱、京瓷、大昭和、欧士机等日本品牌,属于第二阵营;再往下是第三阵营的韩国品牌,底层的是国产品牌,是第四阵营。
刀具品牌能够承担高难度、、尖端的产品加工任务,与精密数控机床发挥协同作用,服务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电子、精密制造等要求高加工技术的行业中。在碰到以上高精尖的加工任务时,国产刀具品牌基本难以胜任。
小小的刀具,到底有多大学问?为何作为制造大国的我国,国产刀具品牌却无缘市场?张东利在这里做一点分析。
刀具的技术和品质问题,首先是个材料学的问题。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说明材料有多重要!材料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同应用技术相比,我国基础科学的研究要落后很多。因为,基础科学研究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经济效益无法预测,且具有外部经济性的特点,这些都导致我国从研究单位到各院校再到各企业,基础研究工作都做的不踏实。因此,国内材料科学的水平要大大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刀具的技术和品质问题,也是一个在应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互动的问题。在上述刀具应用的核心领域,通常国产刀具较难涉足,无法参与到用户的核心产品的加工任务中。比如航空发动机和汽车发动机的加工,均使用外资品牌刀具,基本上与国产刀具无缘。因此,机会的缺失导致实践的不足,进而影响到产品技术和品质的改进。而外资品牌始终与核心领域的用户需求保持同步,与用户紧密协作,甚至在新产品开发的概念形成阶段就参与进来,深入到客户的产品研发、制造技术、成本核算中,从而能为客户量身定做、提供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外资刀具的技术和品质就能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刀具的技术和品质问题,也是一个与相关产业配套、协同发展的问题。刀具工业的发展特别与机床工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机床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刀具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这一点好比电脑行业的硬件产业和软件产业的关系。软件要提升,硬件必须得跟上;反之,硬件性能上去了,软件也不能拖后腿。我国机床工业虽然生产总值很大,市场用量很大,但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精密机床市场基本被欧美和日本企业垄断了,严重依赖进口。
刀具的技术和品质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家心态的问题。德国、瑞士和日本有很多刀具企业,规模很小,但在行业里有话语权,口碑甚好。张东利了解到的一家不到100人的瑞士刀具企业,能在刀具市场的某一个细分领域做到好。这家企业专门解决某一项加工难题,并把它做到,而且建立起性经销网络,把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可算是一个微型的国际化公司。可是,国内做刀具的企业家却罕有这样的心态,他们耻于做规模不到百人的小微企业,他们贪大求全,好大喜功,无法忍受专注带来的寂寞。因此,他们做出来的产品没有的优势,而是一味模仿、打价格战、粗制滥造。怀着这种心态要想进入市场无异于痴人说梦。
其实,不光是刀具行业,其他工业品行业的市场基本被外资品牌攻占,这是不争的事实。上述谈到的国产刀具品牌为何无缘市场的问题,其实对其他行业也具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