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区的农民刘福泉竟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搞出“一种破碎装置”,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大小石头一同粉碎
原有破碎机弊端多
8月13日,刘福泉向记者展示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证书上标明的发明名称为“一种破碎装置”,专利权人为刘福泉、阳敦嵩,发明专利号为:ZL 2015 2 0361153.9,《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授权公告日是2016年4月20日。
刘福泉今年35岁,是满城区满城镇北辛庄村人。他说,“一种粉碎装置”是他在2014年开始着手进行研究发明的,之所以研究破碎装置,其实和自己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原来,从刘福泉的父辈开始,家人就在满城周边承包石子厂,就在刘福泉子承父业后,他发现原有破碎设备,特别是碎石机,全部是将待破碎的石料直接输送至碎石机内进行破碎作业,由于待破碎的石料内既含有大量大小不一的石头,还含有近一半的土和碎石末,这些石料全部进入碎石机的破碎仓内统一进行破碎,这样一来,尺寸小的石料经破碎后变得更小,品质低了,价也上不去。
历时一年推敲,改装后效果惊人
为了提高产量,也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碎石机,刘福泉和工厂的工人阳敦嵩开始琢磨改进。
没有图纸、没有材料,没有难倒刘福泉。从2014年开始,他先手绘了自家工厂里锤式粉碎机的图纸,不管是在干活,还是在休息,只要有了灵感,他就找来笔和纸,把想到的一些机械构造画下来,并反复推敲,后终于获得了成功。
2015年年初,刘福泉将自己发明的破碎装置改装到一架锤式破碎机上,没想到,一个月后,他也被改装后的效率吓了一跳,“不仅生产速度上去了,生产出来的石子质量也比以前的要好,出渣率比原来提高了20。”刘福泉说,而因为待破碎物提前进行了分离,也相应降低了原锤式破碎机的工作强度,单就电费使用上也省了不少钱,“以前一个月光电费就要近5万块钱,改装后一个月才3万多,差不多省了1万5的电费。”
部分工地已试用,希望能批量生产
2015年3月,在施工操作中见到发明起了效果,刘福泉有了将发明申请专利的念头。于是,2015年4月,刘福泉起草发明装置说明书和图纸后,递交申请。可喜的是,历经一年的审核,2016年4月,刘福泉终于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刘福泉说,粉碎装置适用于各种矿石,目前经过他改装的破碎机已在部分工地试用,他也希望能批量生产,早日投用,使科研发明专利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